怎么算地的亩数

网上有关“怎么算地的亩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么算地的亩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亩“换算:1亩=10分=666.7平方米

7.8mx16m÷666.7x10

=124.8÷666.7x10

=3.4分

即3亩4分地

扩展资料

亩(度量)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一亩见方

面积一亩,呈方形。

类似词:方圆一里。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但方圆一里的含义,仍然是九百亩,也即是呈方形时长三百步宽三百步。

与之类似,百步为亩,本义为宽一步长百步的面积。相较于方圆一里,一亩见方的含义会发生变化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认定,亩制是农耕封建帝制时代的基础制度,从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几乎未有变化,故而一亩见方的本义不可能变成长百步宽百步。因此一亩见方的含义必然是,也只能是:面积一亩,呈方形。

其他说法:

首先应该肯定:“一亩见方”是一个无法精确计量的估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亩”说起。依照现行工具书的说法,“亩”是中国市制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60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倾。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但要强调的是,这一说法是现在的定制。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亩”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地积之量以长度之二次方幂计之,地积本身则无为标准之基本量;故言地亩之大小,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作为地积单位的“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地亩的大小通常是以尺度来计算的。

按照周朝的规定,6尺为步(有的说6尺4寸、也有8尺之说),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6尺为步,240步为一亩。

汉代沿袭秦代的制度,而唐朝则以宽一步,长240步为一亩。

整个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3.192公分(商鞅方升);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九尺。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就有3米高了,太不实际。可以推定,《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尺,应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为207公分,照现在看来,此身高也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再来说“见方”。所谓“见方”,现行工具书认为:它用在表示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也正是因为如此,教材上“一亩见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结合上文我们可知:“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综合以上所说,课文中的“一亩见方”,是模糊地指周长约为240步的一块正方形的地方,大约为现在的193.8平方米左右(即0.2907亩)。

换算方式

缩写

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公顷(hm?),平方米(m?)。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国内不推荐使用ha。

单位换算

1亩=10分;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亩

田亩亩数可以用长×宽×0.0015,所得结果就是亩数。

1、亩数的计算方法

按照传统的计算方式,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667平方米。现在求亩数,一般用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公式是:长(米)×宽(米)×0.0015=亩。例如,如果土地面积长200米,宽100米,那么土地的亩数就是200×100×0.0015=30亩。

2、亩的来源

“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

“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市亩。

亩在不同时期的大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方式:

1、亩在不同时期的大小

在不同的时期“亩”的具体大小不相同。清·王筠《说文句读》:“亩,《司马法》:‘六尺为步,百步为亩。’是古之制也。秦孝公时,开通阡陌,以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周代规定六尺为一步,横一步,直一百步为一亩。

商鞅变法时,废井田,规定五尺为一步,横一步,直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但仅实行与秦国。从战国直到汉武帝以前,两种制度并存。汉武帝时,统一规定,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现代规定市制六十平方丈为一亩。

2、土地面积的计算方式

土地面积小且不规则时,划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龙公式计算出每个衔接三角形的面积,再加起来。大面积土地精确测量先分成小块面积逐块测量再加起来。大面积土地粗略测量先绘成地图,再在地图上测量。

关于“怎么算地的亩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饮秋露]投稿,不代表米特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b-rubber.cn/life/202508-2065.html

(1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饮秋露的头像
    饮秋露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米特号的签约作者“饮秋露”

  • 饮秋露
    饮秋露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怎么算地的亩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么算地的亩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亩“换算:1亩=10...

  • 饮秋露
    用户080702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怎么算地的亩数》内容很有帮助